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化抽象为具体
《摩擦力》新授课堂妙趣横生
发布时间:2025-10-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昕仪

  “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会在雪地里摔个大跟头!”日前,在高一(5)班的物理课堂上,穆老师一句生动的开场白,点燃了学生们对《摩擦力》这一知识点的学习热情。

  课堂伊始,穆老师并未急于抛出定义,而是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隔空提水杯”的小实验:一个杯子中间放一个塑料袋,当往袋中加水后,杯子就可以被提起!这个神奇的“摩擦力”小实验立刻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穆老师顺势引导,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自主归纳静摩擦与滑动摩擦的初步概念。

433346BE7C1F7E6FB8B33A88E02B175E.jpg

  在教学过程中,穆老师将抽象理论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从解释走路为何不打滑,到分析汽车轮胎花纹的作用;从轻轻推动讲桌感受静摩擦力的“坚守”,到用力后体验滑动摩擦力的“阻挠”,他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提问与演示,将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判断及影响因素等核心知识点,如抽丝剥茧般清晰呈现。

2CBAEEC975A780E3CE8345015EA6DCB2.jpg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穆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亲手验证。当讨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他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并利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现场实验,让数据说话,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33C92BDA5CD040DF245F2192E3EF6596.jpg

  这堂生动的新授课,不仅让“摩擦力”从枯燥的课本概念变成了可感可知的生活现象,更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科学探究的种子。同学们纷纷表示,原来物理就蕴藏在身边的每一个细节里,等待着他们去发现和探索。

6BCAA314BA3098E636D43E2AA9789DFE.jpg355CE357E4D7DA79495830B591334B01.jpg

  课后由北郊高中的季正华老师为大家开展了主题讲座,以《摩擦力》这节课题为引子,向大家介绍“问、证”式物理课堂的概念教学重构,为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次讲座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充电,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红河路116号   邮编:213002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