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上午,我校特邀江苏省非遗“糕团堆花”继承人华娟萍老师带领德国师生深入体验“糕团堆花”这一承载江南民俗智慧的传统手工艺。活动通过手作实践与文化对话,展现传统技艺的跨文化魅力。
活动伊始,华娟萍老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历史渊源、民俗寓意到技法精髓,系统解析了“糕团堆花”的文化内核。通过我校丁明明老师的翻译,德国师生了解到“糕团堆花”是以糯米团为基底,通过揉、捏、塑等技法堆砌花卉纹样,寓意吉祥美满,德国师生凝神聆听,感受“揉面如春风拂柳,塑形似细雨润花”的匠人哲学。
实践环节,华娟萍老师向德国师生展示了“一揉一捏一挑”的技法精髓:“金鱼的鳞片要用竹签压出层次,鱼尾的弧度象征流水动态。”德国师生随后开启了江南“糕团堆花”的探索之旅。尽管手法生疏,但是德国师生展示出了极大的热情与专注,不断感叹“糕团堆花”技艺的精巧,并在制作过程中进行创新,融入巧思。
活动尾声,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后,德国学生爱不释手,不停用手机多角度拍摄作品并与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德国学生兴奋表示“这真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
此次交流印证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的真谛。当德国师生带着“年年有鱼”的“糕团堆花”成品离开课堂时,带走的不仅是一门技艺的记忆,更是一粒文化互鉴的种子。未来,我校将继续搭建多元文化互鉴的平台展示东方文化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