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的图书馆教室里,剪刀和红纸相触的沙沙声与欢声笑语交织,一场别开生面的剪纸课在次开展。来自德国的11名中学生在新中黄淑菁老师的指导下,沉浸式体验剪纸的魅力,让古老的非遗技艺成为中德文化交流的生动桥梁。
红纸翻折:非遗技艺展东方智慧
剪纸课是新桥高中的校本课程之一。黄老师通过生动的视频和图片向德国学生介绍剪纸的历史渊源与象征意义:“团花寓意团圆美满,常出现在春节和婚礼中,每一道折痕、每一次落剪都蕴含着人们美好的祝福。”她现场示范“五折团花”的折叠技巧,指尖翻飞间,一张普通的红纸化作纹饰精美的吉祥图案,令德国学生们惊叹不已。
在实践环节,学生们手持剪刀,小心翼翼地沿着画稿裁剪。轻点、旋转、镂空,尽管初学时他们手法略显生涩,但随着黄老师耐心指导,他们逐渐学会了怎么剪花蕊,不久一幅幅充满创意的作品逐渐成型。
我爱中国:指尖流淌的文化情谊
自由创作环节,学生们选择用刻刀创作作品,有的创作了“春扇”,有的创作了“我爱中国”的作品。他们用一刀一刻表达对中国由衷的热爱,那眼中的惊喜与专注,正是文化交流最动人的瞬间。当一幅幅灵动的剪纸作品被裱在作品框中的时候,学生们直呼:“太漂亮了!”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更成为他们对中国文化认同的生动注脚。
课堂尾声,德国师生一起举起自己创作的剪纸作品,和老师们合影。他们的笑脸和红彤彤的剪纸交相辉映。一张薄纸、一把剪刀,在跨越万里的文化对话中,正编织着属于中德的友谊故事,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
编辑:黄淑菁 摄影:陈会 审核:潘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