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启蛰,品物皆春,到处都是好风漫上来。德国罗特中学的13位师生也迎来了在新桥中学上的第一节课,这一节生动的语文课不仅实现了语言之间的跨越,也让两校师生的心贴得越来越近。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中德友谊的花朵在春天回暖的日子里绚烂绽放。
课上,钱颖秋老师对德国师生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给大家介绍了中国的版图、服饰和特色美食,如北京烤鸭、常州麻糕等等。陈启帆老师作为本节课的英语支持,用流畅清晰的口语为大家绘声绘色地讲解了我国的著名城市和景点,比如北京天坛、上海陆家嘴和常州天宁寺宝塔等等。为了使师生更好地相互了解,同学们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自己制作了姓名牌。
随着时间的流逝,课堂上开始出现此起彼伏的汉语声:“人、山、石……people is pronounced as 人……”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抬着头的“牙牙学语”,更是中德文化交流中最动人的乐章。钱老师在白板上一笔一划书写着独属于中华文化的符号,德国学生们在钱老师准备的精美字帖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亲笔书写的汉字。他们一个个都埋着头认真临摹,钱老师时不时侧身细心地指导,墨香混着中德友谊的花香弥漫在教室的上空。在简单汉字书写的学习过后,是日常用语的教学。“你好”、“老师好”、“再见”更是中国“礼”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落落大方的德国学生勇敢地上前同老师们热情地打招呼,完成了中文对话的模拟,并在完美演绎过后给予了老师温馨的拥抱。在数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读和写汉语的阿拉伯数字,有趣的学习音频逗得学生们捧腹大笑。最后的卡片游戏环节更是其乐融融,他们仔细认读着卡片上的数字,时不时地皱起眉头,又在答对问题后喜笑颜开。
用汉字传播文化,用声音传递温度。在这场中华文化的“饕餮盛宴”中,新桥中学与德国罗特中学的距离又一次被拉进,中德友谊的花朵开满了新桥中学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