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2025届高三一模落下帷幕,新中全体高三人用智慧炼化得失,用行动吹响高考的冲锋号。
理性分析 科学减压 护航高考
为引导家长理性看待一模成绩,高三级部邀请常州市特级校长、常州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顾锡宏教授来校作家庭教育指导,高三全体家长参加大会。
顾锡宏教授长期工作于教育教学一线,他引导家长反思影响孩子学业成功的主客观因素,用数据强调了学生目标设定的重要性,细化了具体目标;他谈到高考孩子的压力时,顾教授说:孩子最在乎的是家长的期待与评价,是家庭给予孩子力量;他指出,作为高三家长,接纳、理解、稳定是帮助孩子减压、助力孩子高考的法宝。
大会结束后,家长们回到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就高三学习、生活的细节及一模之后的规划,与家长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消除了部分家长的焦虑、明晰了家校的共同努力方向。
锁定方向 精确定位 科学行动
有哲人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驶向哪个港口,那么任何风向都不是顺风。”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为统一思想,更好地开展一模后的教育教学工作,3月28日傍晚,全体高三文化类高考科目教师齐聚学校文正楼一楼教师会议室,共商一模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由2025届高三级部分管领导左彩英副校长主持,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李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之初,数学刘楚阳老师、语文王秋婷老师、英语杨继来老师先后登台,分享一模前各自及所在备课组的教育教学经验与体会。刘老师指出,要智慧众筹,让错题成为“战略资源”,让每次失误都转化为提分的阶梯。王老师说,要善于利用活页笔记构建知识导图、笔记、小批注,要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符号、便签,不拘形式,整理专属于学生自己的高考宝典。杨老师说,要持续加强限时训练,要让学生动起来,共性问题要深度剖析、滚动练习。
左彩英副校长用详实的数据介绍了我校高三一模情况,肯定了大家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她结合三位教师的发言,从班级管理、氛围创设、学科教学、导师制的落实等多角度,详细阐述了她的教育教学观,并在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答疑等细节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号召全体高三教师从学情、考情出发,锁定方向,精确定位,科学行动。
会议的最后,李平校长对高三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指导。李校长肯定了一模前后高三级部的工作举措及所取得的成绩,他提醒教师要打破“一模”定型论,立足学校具体学情,把学生的后一模时期打造成“水稻的灌浆期”。他对高三后阶段的努力方向进行了细致的指导:1.强基固本,梳理漏点盲点易错点,剖析原因;2.融会贯通,打通知识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3.学会考试,考前有预案,考后有反思,提高抓分能力。他特别强调,对于导师制的落实,班主任要做好桥梁作用,协助任课老师帮助学生明确个性化的努力的方向,争取让学生的优势学科体现优势、薄弱学科不短腿。
这场思想的碰撞,为我校高三教师校准了破浪前行的航标,新中人再出发的脚步更加坚定。
鉴往知来 勇毅前行 突破超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无数个日夜的坚持,最终化作成绩单上数字,风雨无阻砥砺前行的他们,也需要驻足反思、加油蓄力。3月29日上午,高三级部组织全体在校高三学生在学校知味楼会议中心召开学生大会。
大会首先对本次一模中各班涌现出的优秀之星、进步之星、学科之星、晨读之星进行了隆重表彰,红艳艳的荣誉证书,背后是他们在冬日清晨掀开被子的毫不犹豫、是他们在清晨教室里的书声琅琅、是他们在课堂上专注思考积极回答的投入、是他们笔记本里图文并茂的细致认真……
高三10班陈维昊、高三1班郑郭强作为学生代表先后发言,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鼓励全体高三同学要有必胜的信心,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以坚持为剑,斩断拦路之荆棘,以态度为马,踏破禁锢之枷锁,直至此行终抵芳华彼岸。
随后,陶蕾老师作为教师代表讲话。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高三1班班主任,陶蕾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求学之路的坚定陪伴者。她说,高考是一次知识、能力和心理的较量,也是一次耐力、体力和毅力的比拼。她希望同学们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受得了煎熬,用亮剑精神的勇气、志气、豪气,把握高考复习关键阶段。
最后,左彩英副校长作总结讲话。她结合一模考试情况指出,作为高三学生,要直面自己的问题,主动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坚持在原有基础上突破,实现自我的超越;要结合一模校准自己前进的方向,明确二模目标,和老师一起优化行动清单,多学、多思、多问,日拱一卒,久久为功;要劳逸结合,科学迎考。她鼓励全体高三学生:六月的好消息必定属于坚持在正确的方向上科学行动的你们!
教育的终极胜利,从来不是独奏的凯歌,而是家校、师生共谱的思维交响曲。3月之末,高三备考工作恰恰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始,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所有的高考备考参与者的合力终将成就夏日的枝繁叶茂、花团锦簇。
撰稿 黄伟、摄影 相关教师、审核 左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