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学校,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为促进青年教师探索“三新”背景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在2024年11月21日举行以“新时代的教与学——探索新教材实施路径,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为主题的青年教师成长论坛。本次论坛由教师发展处主任李彩英主持,高考九门学科的青年教师代表交流。原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院长房宏,副校长潘采方,副校长周峰以及高考学科部分教师进行了观摩。
会上,孙意、苏陈和王明英老师从教学目标和课程育人价值方面交流了观点,他们认为,教师要依托课标、学情和教学内容确立课堂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一是落实素养目标,二是精炼“三级目标”。
何金玲、丁明明和汪婉琴老师一致认为在把握好教学目标和课程育人价值的同时还需要做好教与学的活动设计。交流过程中,她们达成以下共识:在课程内容的遴选上,要服务于素养导向目标,以学习主题为框架,强调学科大概念,使课程内容结构化呈现。用大概念来统摄单元之后,教师的育人格局才能变大。这样教师不再仅仅关注表层的知识,而会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单元各模块具有关联性、进阶性、整合性,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体现学习的渐进性;以单元主题为统领,建立内容知识的整体结构,让学生在单元主题学习中深度理解学科知识概念,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结构,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真正实现学习内部的减负增效。
赵晓宁、李解和孙思老师分别从教学活动的组织、思维教学原理、真实情境的驱动三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们交流认为,可以通过思维训练、让课堂教学能够真正具备思维含量,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互动、应用、实践。
李彩英主任做总结发言,她肯定了九位老师的精彩分享,表达了自己对青年教师成长的惊喜。她指出,三新时代,我们需要读懂政策导向,读懂课标要求,读懂编者意图和变化理念。在新的的背景下,我们要理解学科、理解学生、理解教学。而对待教材,我们要理解教材、吃透课标,转变“教”的方式,实现“教师主导”,从课时教学走向单元教学,实现课程内容结构化,从关注知识到关注学科素养达成、关注概念迁移、运用,关注大情境链的创设,实现评价对标、诊断、改进、激励。走进新时代,课程在变,课标在变,教材在变,评价在变,教学在变,课堂也在变。我们需要抓住重心,调结构、转方式、变关系,从“教”走向“学”,从“教”走向“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九位青年教师分享了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化策略。既是分享,也是交流,既有温暖,也有感动。向前看,长路漫漫亦灿灿。相信我校青年教师定能一步一脚印,凝聚莹莹之光,终成璀璨星河。
撰稿:许豇羽 摄影:许豇羽 审核: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