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0日,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成功举办了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十二周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基于开源硬件的高中创客教育实践研究”,旨在通过开源硬件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吸引了来自新北、天宁、钟楼、经开四区共30多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参与。三位教师分别带来了与开源硬件和创客教育紧密相关的公开课,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采。
新桥高中的李玉萍老师首先登场,她以《2022常州火灾》视频为引子,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接着,她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预警火灾,介绍了传感器的定义及其工作原理,并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使用烟雾传感器和蜂鸣器制作烟雾报警器。李玉萍老师还探讨了RFID技术在消防装备管理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智慧消防系统如何将所有巡检点位连结起来。她在课堂中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物联网的概念和相关技术,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随后,新桥高中的陈会老师以“智能头盔安全系统的组建”为主题,带领学生分析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安全隐患。陈会老师通过抢答优先选取活动的环节活跃了课堂气氛,陈老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她通过项目实践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小型信息系统在社会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陈老师在课堂中还采用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生评、组评、师评,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科院附高的陈晶老师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展了《八号农场耕耘记》项目。她引导学生了解土壤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指导学生组建农场科学灌溉的信息系统。在动手实践中,学生真正了解了信息系统的五大功能及其工作原理,并激发了他们对硬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陈老师还让学生通过农场智能信息系统的组建,体验和理解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土壤湿度传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她的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活动结束后,教科院高中信息技术教研员许晓伟老师、三河口刘幼奋老师等多位老师对三位老师的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表示,三位老师的课程设计富有创意,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他们希望三位老师能够继续深入研究开源硬件和创客教育,将更多的创新理念和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学中,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陈会 摄影:郁艳琴、周琳 审核:李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