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体会实验过程,培养探究能力
发布时间:2024-01-0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奚俊嵩

  体会实验过程,培养探究能力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聚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24年1月4日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活动在我校如期举行,省奔中祁红菊老师及其领衔的工作室出席了本次物理教研活动。高二物理组陶蕾老师经过精心打磨,以《楞次定律》为课题,呈现了一节规范、严谨、生动的公开课。

  首先陶蕾老师从简单的学生电学小实验入手,提出问题——1.为什么电流表发生偏转;2.为什么指针偏转的方向不同;通过递进的问题链,引发学生思考,将学生的旧知与新知联系在一起,顺势引出下一个学生实验:找电流流向与指针偏转的关系,为演示实验做好铺垫。课堂上陶蕾老师首先为学生作了一个示范:探究N级插入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2-1.jpg

  接着同学们展开分组实验,分别探究:N级拔出,S级插入,S级拔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并对实验现象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师生配合默契,教学节奏流畅。

2-2.jpg 

  接下来在讲解例题时,陶蕾老师并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回顾,而是通过设置了一个挑战——你的反应有多快,通过邀请一位同学上台,让学生去接从铝管中落下的金属小球,挑战失败,接着将金属小球换成磁铁,发现下落时间比原来长了很多,因此轻松接住。顺势提出问题:为何会出现两次不同的结果?最后,陶蕾老师解释:铝管可以看成无数个线圈,磁铁在下落时由于磁通量的变化,引起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会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因而会对磁铁产生阻力,进而运动时间变长,学生纷纷表示:原来物理题还可以这么做!

2-3.jpg 

        课后,各位老师在会议室交流讨论,省奔中祁红菊老师、新桥高级中学高二备课组长周文超老师,省奔中刘璐老师分别对陶蕾老师进行点评,从优点出发,如逻辑清晰引入时尊重学生旧知,引发新知;问题引入很新颖;实验设计合理、严密;并将科学方法——归纳推理融入在课堂教学中;小挑战设计有趣生动;注重合作学习课堂氛围很好并对陶蕾老师提出一点要求:语言要简练,准确。


 

        最后祁红菊老师开展专题讲座:深度学习视角下培养科学推理能力的教学实践,展示了深度学习活动的特征:1、过程的曲折性;2、情境的真实性;3、思维的自主性。会后,各位老师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为论文写作和教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6.jpg

  本次城乡牵手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撰稿人:奚俊嵩 摄影:孙颖 审核人:潘采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红河路116号   邮编:213002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