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于细微中见精神,践行课题研究要义
2023新桥高中教师校本培训系列之课题培训
发布时间:2023-03-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彩英

  “要使教师避免教学工作的枯燥乏味,就要把教师引到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

  为提高我校教师课题研究能力,以行动研究助推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2023年3月15日,我校开展了2023年度教师校本培训系列活动——课题培训。学校特邀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潘金林教授为老师们带来《高中教师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讲座,对学校30项在研微型课题组主持人、2022新进新教师进行细致的把脉。

图片2.png

  怎样才能做一个会研究的老师?潘教授带着大家扣响教师科研的大门。

  立实际,切口小。从小切口入手,从自身需求出发,从一个个实际的教学实例出发,解析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潘教授从介绍微型课题的特征开始,引导大家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作出自我诊断。他指出,选题决定着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他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大家确认了发现研究问题的途径:对教育事件进行仔细观察和深度思考;对自身教学时间不满意的地方进行反思;通过集体研讨发现教育中的难点问题;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结果查找需改进的问题;从学校目前教学改革中寻找合适的问题。

  巧探索,重方法。发现问题后,分析、解决问题就是研究的过程。潘教授指出,大家在分析问题时,不仅依赖自身的经验,也要运用访谈、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多种方法了解他人已有的经验,必要时还需咨询专家,以确保找准问题的根源和改进的突破口。在对问题范围进行“限定”后,潘教授重点阐析微型课题研究的一般思路:确立问题——理清问题——预设目标——寻求方法(设计研究步骤)——研究实施——利用解决办法继续进行教学。

  重过程,常反思。对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熟视无睹、缺乏反思,就没有教育研究。随时记录研究过程中的感悟、体会,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用以积贮灵动的教育智慧,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出成果,再以发现的教学规律指导课堂教学。潘教授还结合在研优质的微型课题,帮助大家采用正确的方法,不断调整思路,完善申报表。

图片3.png

  各课题组成员受益匪浅,表达了对专家们的感谢,表示将根据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优化课题研究,努力实现课题研究目标,真正让课题研究促进教学和自身发展。

  科研引领教学。学校从认知、管理、优化机制三大方面着手,不断提升着广大教师的研究能力。对面向青年教师的微型课题加大研究过程中的科研方法指导,定期细致督查各阶段资料的收集、整理和阶段总结。教研组、备课组团体推进,分散指导,骨干教师进行帮扶,开展经验交流。本次活动的开展,对帮助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提供有益帮助,让老师们学会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感悟,在反省中提炼,为推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作出贡献。

  摄影:陈慧敏   撰稿:李彩英   审核:高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红河路116号   邮编:213002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