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选科分班,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当前高一学生正面临的问题。5月29日晚,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邀请常州大学薛峰教授为高一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干货满满的讲座,学生们认真聆听、受益匪浅。
薛峰教授结合新高考改革的历程,为学生们解读“3+1+2”模式的内涵及赋分规则。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高一选科与高考志愿填报的关系,薛教授以常州大学2021年高考改革省份录取分数线为依托,详细解读选科不同、专业组不同、录取分数不同。2022本科专业目录中共计12个门类、92个大类、771个专业,薛教授以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四大门类为例,介绍了具体的专业分布情况。
高一学生如何选科呢?薛教授结合物理组与历史组的特点,从选科与专业的对应关系,罗列了6门选修科目对应的可选择的专业类别;将12种选科组合的优势分析汇总,给学生具体、明确的选科在指导。新高考选科指引3.0版本与之前版本差别较大,其中,必选物理和化学学科门类数量大大增加,其他学科略有调整。整体的选科原则主要从职业与专业发展需要、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出发,结合学校教学安排与特色确定最终方案。
薛教授为我们讲述了新中学子在常大的故事,自2017年来我校有27位优秀毕业生考入常州大学,近三年有17人次在综合测评等级为三等奖以上,更有4人次综合测评等级为特等奖;我校毕业生朱君、魏荣祥分别考入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继续深造。
在互动交流阶段,高一6班鲍苏云同学就“强基计划”的选科要求、专业设置及就业问题向薛教授提问。薛教授详细解读强基计划,并指出强基注重基础学科,本科毕业后更加倾向于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将来成为科研大军中的一员。
最后,薛教授祝愿每一位新中学子前程似锦,希望同学们能够续写新中与常大的故事!
高一年级分管校长高健结合我校选科工作的几个时间节点,明确学生各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提醒全体同学务必与父母商量后,作出最适合自己的、客观的决定。与此同时,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对于本学期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希望同学们能够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高一年级的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撰稿、摄影:张阳阳 审核: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