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深度解读新冠疫苗原理,破解高考热门考点
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高三生物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阳阳

高考前夕,我校高三生物备课组围绕高考热点问题——新冠疫苗进行专题复习,高燕萍老师从亲自接种疫苗的经历和感受出发,向学生们介绍疫苗知识、传播健康理念、培养社会责任。

QQ图片20210609082441.jpg

高老师从新冠病毒的结构和生活史入手,充分暴露学生的错误,再利用生生互评、互纠的方式巩固知识。

关于新冠病毒疫苗研制的五条技术路线学生耳熟能详,具体的原理运用到哪些生物学知识呢?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物学知识相联系,让知识找到具体的落脚点。无论哪种技术路线,归根结底是要在人体内针对特定的抗原引发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产生与特定抗原结合的特定抗体,进而阻止抗原与人体特定细胞的结合,达到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目的。

QQ图片20210609082721.jpg

每种技术路线的抗原种类一样吗?

高老师从学生最熟悉的灭活的病毒——传统疫苗路线开始说起,全面系统的复习人体免疫调节的基础知识。结合自己接种疫苗的经历,提出问题:为什么需要连续接种2针?为什么间隔时间要3-8周?调动学生积极性分析其中的生物学原理。高老师展示了目前上市的两种灭活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给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

接下来,说一说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一张图片展示该路线的原理,学生们用生物学术语描述整个过程:为什么选择RBD蛋白?如何获得它的基因?将RBD蛋白基因表达出来的过程涉及到哪些生物工程技术?与传统疫苗相比,该疫苗有什么优势?在师生的讨论中问题被逐个突破。

再说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薇团队研制的腺病毒载体疫苗,2020316日在全球率先开展临床研究。2021225日,这一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国内附条件上市。它的技术路线:先剔除了腺病毒中与复制相关的基因,这样病毒就不会在人体细胞中复制,再把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的基因插入进去。这个新插入基因让重新组装的病毒进入人体后,可以在体内细胞中合成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我们的免疫系统发现刺突蛋白后会启动免疫应答,同时“记住”它的样子,下次碰到真的新冠病毒就会马上作出反应并清除它们。

同属核酸疫苗的mRNA疫苗,虽然还没有上市,但是,为什么说它的安全性是最高的呢?学生们结合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

每种疫苗注射次数不同、免疫效果也有不同。同学们学习了相关知识之后,应该科学对待疫苗安全性问题;用自己的生物学知识积极宣传防疫知识:坚持常规防范,提高自身免疫力,积极接种疫苗!

 

 

(撰稿:张阳阳  摄影:封嵘婷  审核:潘采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红河路116号   邮编:213002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