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号上午,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迎来了常州市教科院教研员们的莅临指导,收效甚高。在李能国副院长的带领下,教研员们一到校就深入课堂,先后听取了语文、数学、英语等12学科近四十节常规课。课后,各教研员与各教研组开展了评课交流活动,对教案中问题的情境设计、课堂生成中的准确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师生合作学习,给出了准确有效的指导。
中午,在文政楼会议室4就本次调研情况进行了整体的反馈和评议,教研员对新中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专业素养、课堂上从容的应变能力和符合新中学子学情的学案,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广大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面对新的教材,教师课前应关注每堂课教学内容的选定,对教学重难点要多研究、多思考;探索研究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师针对学习活动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支持,呈现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型课堂;优化课堂教学行为,规范教学过程;备课组、教研组扎扎实实做好学习研究,发展教师内生力,增强组内深度的合作交流。
李能国副院长在总结时评价:学校教学工作开展有行动、重过程,关注教学改革,对我校授课模式提出了中肯贴切的意见。李副院长就教与学的关系,谈了学生的学、表达交流、学习动机三个方面的问题,明确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可以改善个体的学习品质,精准的表达交流可以将学生隐形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显性表达,学生认知冲突、自主构建才能有效实现知识与方法的内化,进而实现自我监控。
最后,李副院长围绕新课改背景下,课堂的有效转型提了四点建议: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情境真实化、加强高考研究。真实化的问题设计生成任务,有深度的任务促成对话,关注主体成就为实现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此次调研,全校师生高度重视,要求各位老师备好课的同时,把调研作为促进自身教学水平提高的契机。在教研员的指导下,老师们更新了教学理念、拓宽了教学思路。对学校的课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撰稿:谈春燕 摄影:刘晓萍 审核:潘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