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在省奔中特级教师朱俊的帮助下,我校生物教师许豇羽和省奔中孙熠菁老师在西夏墅中学同课异构,精心开设了区公开课——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虽然是同样的一节课,但两位年轻教师却上出了别样的风采。许豇羽老师以“家养吊兰烧苗”这一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渗透作用的条件,又从易到难引导学生探究了动、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机理是建立在渗透作用的基础之上。最后回归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挽救烧苗的吊兰,引导学生在掌握物质跨膜运输机理的同时也解决了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升华了学生的社会责任。
孙熠菁老师的课巧妙地以萝卜干为线索,首先让学生尝萝卜干,分析萝卜干失水的原因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原因。接着追问学生尝萝卜干的感受引出对于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因的探究。最后引导学生发觉本质,挖掘出渗透作用的机理并尝试以此解决“肾透析”等实际问题。整堂课以萝卜干为线,对知识点前后穿针,构思巧妙,体现了孙老师的优秀的业务能力和创新精神。
青年教师每一次公开课的亮相离不开朱特精心的指导。为了帮助两位老师开设好这节课,朱特从省奔中专门带着高级的数码显微镜来到西夏墅中学,为孩子们更清晰地观察植物细胞奠定了基础,从而为两位年轻教师的实验授课创设了良好的条件。课上,朱特耐心地指导学生数码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对他们的实验操作给与了积极的鼓励。课后,朱特对两位老师给与了宝贵的建议。相信在朱老师的感染和指引下,年轻教师定会一步一个脚印,专业能力得到快速的成长。
(撰稿:许豇羽 摄影:朱俊 审核:潘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