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借着学校开展的“学科主题研讨活动”的机会,生物名师成长营学员许豇羽老师与师傅高燕萍老师开展了“DNA分子结构”的同题异构的教学活动,特级教师朱俊携奔牛、西夏墅、新桥中学的生物老师参与了听课、评课等学科指导活动。
许老师和高老师都以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事故遇难者身份鉴定为任务情境引入科学家对DNA结构的探索历程。两位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史实、动手搭建模型,纠错,修改模型这样的过程,最终搭建出了美丽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既培养了学生构建模型的科学思维,又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家孜孜不倦、善于合作、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
课后的学科研讨活动由高老师主持。两位老师首先阐明了各自的教学思路及上课与预设相比存在的问题。接着与会老师做了评课指导。大家指出两位老师通过模型构建,在潜概念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特级教师朱俊做了总结性发言。朱特认为,两位老师都落实了生物学核心素养,尤其是基于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高老师的课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培养,能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炼科学家成功的品质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与学习,一如既往的利落大气。而许老师作为男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能通过耐心地帮学生纠正模型、构建模型,引导学生感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朱特鼓励两位老师坚持自己的风格,继续孜孜不倦研读新教材,期待以后有更好的展示。
(撰稿:许豇羽 摄影:张阳阳 审核:莫文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