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们之前亲手制作的酸奶和果酒吗?”许豇羽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真实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思考、讨论、构建知识网络。
许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素养,以两个探究实验为依托,探寻细胞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产物及场所,并顺势总结归纳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概念和实质。构建概念图,从结构功能观、物质能量观等角度层层剖析生命观念。
在评课环节中,朱老师充分肯定了许老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设计的严谨性,但是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节研究课,与以前新授课有何不同?课程设计的理念上如何创新?
要想在课堂上呈现自己的课程理念,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不断阅读文献资料;也只有把每一节研究课、常态课都当做公开课来仔细打磨,才能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在各级各类基本功、评优课比赛中,才能短时间内出品好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撰稿:张阳阳 摄影:张阳阳、巢小娟 审核:莫文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