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室外冬雨绵绵,而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文正楼会议室3春意融融。2018年教育论坛正在进行中。本次论坛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学习”展开,聚焦于“学会学习”。论坛活动由教科室副主任左彩英主持,常州市人民政府督导委员素质教育督导专家黄敖兴全程参与。
学习既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我校多年来一直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教学实绩连年攀升。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学习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迭代。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举行。它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我校也持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就六大素养之一的“学会学习”展开校本研讨,举行教育论坛。
活动第一环节,老师们分享自己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学习”的理解。其中,杨乐老师从语义分析入手,分享了自己对学习的认识,侧重于乐学善思,契合我校的学风;骆志栋老师则倾向于深度学习,主张学习指向解决问题和建构世界,强调四种学习能力:主动与进取,选择与获取,监控与调控,合作与探究,更有时代感。
活动第二环节,老师们侧重从操作层面交流了学科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经过研讨、交流,我们达成了以下的共识:真实生活情境的引入、体验式的探究活动、开放性的问题、元认知的调动、学习工具和方法的优化等都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但是对于体验式探究,高燕萍、陆文龙、顾秋华3位理科老师更亲睐体验式实验,高绿岸、黄云芳老师则倾向于问题式探究或议题式探究,彰显出不同的学科特质。李彩英、张晓玉老师分别基于语文、数学学科视野强调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肖艳、叶佳欣老师则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或是关注语文学习全过程,或者注重挖掘数学错题的价值,充分调动元认知,在反思中如何调整、优化学习方式学会学习等,反映出学科学习的融通性。李新敏、刘晓萍老师则关注信息时代对学习工具的合理使用,增强信息意识,体现学习的时代性。
不同学科的分享、研讨,展现了多年来我校关注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有益探索。观点的碰撞,脑力的激荡,启发了我们关于学习的新认知。左彩英则启发与会老师们关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现的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三大原则;“师如何教,亦师所教;生如何学,亦生所学;生如何活,生学良多;生如何学,亦师应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她建议老师们补习一门课“学习科学”。她呼吁老师好好学习,和学生一起学会学习!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进一步契合互联网+时代的学生的成长需求,让我们相信未来!
(撰稿:左彩英 摄影:杨乐 审核:莫文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