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8日上午,新北区教研室蒋校长、新北区中学生物优秀教师培育室领衔人朱俊老师、培育室所有成员、新桥高中生物教研组所有成员以及安家中学部分生物教师集聚我校生物实验室,跟随同学们一起,探究生物组织中的营养成分。
张阳阳老师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工作单”,以早餐豆浆、牛奶为未知材料设计实验,针对其含有的某种有机成分进行探究,让学生有备而来;新课从早餐豆浆、牛奶导入,联系生活,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课堂中,回顾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原理→评价、修改学生设计方案→实施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馈,经过两次设计方案的评价,逐步归纳总结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与原则。课后,对自己实验中产生的疑问进一步探究,熟练实验设计步骤的运用。此外,张老师通过播放自制实验视频、投影“徒手切片”操作图片及现场演示等方法,将实验的细节及操作的规范性演示到位。实验课中最难控制的就是时间和结果,张老师合理安排实验中的等待时间,让每位同学都有任务,让整个课堂充实起来;对于结果的分析,张老师则引导学生注重体现客观性、科学性,学会根据观察到的真实的现象谨慎下结论。通过早餐豆浆与自制豆浆检测结果的比较,指导学生要选择健康的、有营养的食品,不能一味追求口感;利用不同材料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检测结果的比较,指导学生在一日三餐的食物搭配上要注重营养的均衡。
各位成员积极参与评课,讨论氛围空前浓烈。我校生物教研组长高燕萍老师,感谢新北区教研室以及领衔人朱俊老师能够给予我组青年教师这么好的发展平台;与此同时,对我组青年教师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大家能够牢牢抓住这次机遇,积极主动展示自己、发展自己,促进自身在教学、教科研方面的成长。
培育室领衔人朱俊老师结合“中学生物‘科学探究’素养培育的案例研究”的课题对本节课进行了详尽的点评。本节课作为该课题中基于生物实验教学培育科学探究素养的研究案例,工作单的使用到位,尤其是方案设计、方案评价、结果分析方面比较突出,变任务驱动为责任驱动,长期利用工作单进行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对其成长有益。在操作能力的培养方面,侧重于教会学生基本的探究技能,指导比较到位。
新北区教研室蒋校长首先感谢新桥高中对本次活动的支持,接下来,对本次实验课的准备工作、课堂框架及上课教师的个人素质给予了肯定;当然,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力量,新北区中学生物优秀教师培育室将初高中生物教师聚集在一起,可以相互借鉴、提升,完善初高中生物学科的衔接教育。我相信培育室在朱俊老师的带领下,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成为优秀的培育室。
(撰稿:张阳阳 摄影:阎立云、巢小娟 审核:莫文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