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知多少?——一次特殊的生物教研活动
2016年4月19日下午,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生物教研组全体成员集聚新北区新桥医院,在丁文兴副院长及外科凌医生的带领下,学习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识。
生物·生命,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生物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在一些意外或急病发生时,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院,为挽救他人生命贡献一份力量。
两位医生首先向我们介绍并演示了“心肺复苏术”的流程:
1. 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 判断意识:拍肩、呼叫,证实病人意识丧失。
3. 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病人右侧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4. 建立人工循环:快速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不超过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 。外心脏。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
5. 开放气道:压额抬颌,观察口腔有无异物,有异物立即取出。
6. 人工呼吸:快速判断病人有无呼吸,不超过10秒;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并可以看到胸部起伏。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儿童偏下一指的距离)
(4)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5)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按照30:2的节奏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
接下来,生物组所有成员利用橡皮人练习心肺复苏术,两位医生指出其中的不足。
最后,两位医生开始“答记者问”:包扎止血的部位如何确定?(近心脏处;若手部受伤可以举起患肢);流鼻血如何处理?(按压出血侧鼻孔);学生扭伤如何处理?(48小时内冷敷);通常的家庭急救箱需要哪些东西?(碘伏、纱布、创口贴、阿司匹林;如果有老人或心脏病患者,必备速效救心丸和丹参滴丸)……大家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两位医生非常耐心地讲解。
急救中存在非常重要的“黄金五分钟”,我们的微薄之力或许可以挽救亲人或他人的生命,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都能够伸出援手,搭建生命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