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沙龙讲实效 自我加压求发展
地理组李颍和任霞两位老师积极要求上进,将于 4月17日 参加市“第十届教师学术沙龙”活动,主题为“数字化学习的实践与思考”。借此东风, 4月15日 ,我们地理组全体老师在大会议室提前以该主题进行了沙龙活动,目的是使两位老师在市沙龙活动有更出色的表现。
在活动前前,大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并结合自身的实践谈了自己的观点。李老师认为,数字化学习是在教育教学中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学习模式,又称为网络化学习或E-learning。数字化学习具有三个要素。一是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二是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等,三是数字化学习方式。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以及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具有资源利用、自主发现、协商合作和实践创造几种途径。任霞老师重点介绍了数字化学习的模式,有资源利用型的自主浏览模式、主题探究型的延伸训练模式、数字化学习互动交流型的合作学习模式等。刘晓萍老师把她听的几节E-learning公开课和大家进行了分享。大家普遍认为,自己还是数字化学习的门外汉,只是在理论上对数字化学习有所了解,缺乏实践经验。组长要求两位老师利用这次沙龙活动好好学习,汲取同行们的精华,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向组员做专题汇报。
沙龙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交流平台,大家在一起进行思维的碰撞,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同时我们可以把沙龙活动向前后延伸,提前准备可以提高沙龙活动的有效性,向后延伸,可以提高教师的反思和实践能力,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大有裨益。
( 文∕黄建华 图∕刘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