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5日 ,新桥中学龙虎塘校区高三(9)班的教室里展开了一场人类与微生物明星——酵母菌的对话。高燕萍老师以“构建问题场”为载体,讲述着《酵母菌的那些事》……
高老师结合本班学生在平时练习中的常见错误,从酵母菌的结构、代谢、生殖和实验四个板块出发,精心设计学案,目标串设计具体、细化,紧扣考纲。
课前高老师先让学生完成部分学案,后及时批改;课堂上,她有针对性的选取部分学生学案,并在呈现学生错误答案的基础上展开相关知识的复习。高老师设计的问题清晰明了,紧密结合学情,并能够引起学生深层次的交互。整堂课学生全神贯注,积极参与互评、互纠、归纳、总结。学生在暴露错误、纠正错误中巩固基础、提升各种能力。
高老师凭借幽默、机智的语言带领学生述说着、明白着“酵母菌的那些事”,学生在如此大容量的课堂中积极地、紧紧跟随老师的脚步,畅游在酵母菌的世界里。
作为高三复习课,本节课是高效的;我们相信,如此耐心、细致、脚踏实地走下去,本届高三生物高考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评课时,高老师饱含深情地说:高三,我们老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研究者。一是要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复习专题和设计问题串,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二是课堂中老师要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并通过变式训练来熟练运用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做到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能尽力得分、难题不得零分。三是目前学生压力大,课堂中老师要用一些幽默语言来放松学生,并不断鼓励和激励学生,让学生做到“不为失败找借口,而为成功找方法”,从而充满自信地投入到最后的学习中。
今天的一堂课,我们学习着,研究着,收获着。今后如何构建好复习课的问题场,提高复习的有效性还在继续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