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场”教学模式在研究中彰显魅力
在“问题场”课题研究中,大家普遍感到在新授课中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实用,目标串、问题串、活动串和反馈串设计也比较方便。在试卷讲评课中能否采用此模式呢? 黄建华 老师进行了尝试,她在 3月23日 一模试卷讲评时,设计了【试卷分析篇】、【学习目标篇】、【合作探究篇】、【方法指导篇】、【角色转换篇】、【变式训练篇】六个教学环节把“四个串”巧妙地融入其中。首先她从查漏补缺、能力提升、鼓励鞭策三个方面来设计学习目标,既体现了新课改强调的三维目标,也体现了“问题场”教学模式目标串的递进性,然后根据每道题的得分情况,把讲评的题目分成三类,得分率在75﹪以上的题目要求学生自我订正或合作探究,得分率在50﹪以下的题目由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分析,并把基础回归和方法指导穿插其中,通过预设好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中档题要求学生自我分析,进行师生角色转换,最后通过变式训练进行当堂反馈。整堂课结构紧凑、张弛有度,学生活动多样,课堂在互动中生成,师生在互动中成长。本节公开课的尝试充分证明“问题场”教学模式在试卷讲评课中一样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大家更深入地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