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岁末,一则不幸的消息传入学校全体师生耳中,现就读于盐城工学院的我校2013届高中毕业生彭烨,被查出得了急性髓性白血病。一时间,死亡的威胁笼罩着这位花季少年,更让他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整个家庭陷入困境。
新中师生:因为有爱,所以就有希望
彭烨同学患病的消息传来,母校师生在惊讶、惋惜的同时,立即发动爱心捐助活动。原高中班主 任钟涛娟 老师连夜拟好倡议书,通过行政办、政教处、校团委等部门,将该同学的遭遇和境况告知全校师生,并向大家发出捐款倡议。原高三级部主 任姚良贤 老师,得知此事后,第一个捐款并说道:“这钱对于几十万的高额医疗费来讲,真是杯水车薪,但作为他 曾经的 老师,我们还是要尽力帮一把、出一份力。”曾经教过彭烨同学的管红芬、张阳阳、朱玲玲、潘贵涛等老师也在第一时间捐款。在爱的感召下,你100、他200,全校师生纷纷伸出援手,短短一周时间,共募得爱心款6万余元,并在第一时间送到孩子父亲的手中。
受助家庭:感谢母校,我们一定会坚强
病床上的彭烨,看到前去探望他的老师,感到非常开心。他 向 老师讲述了自己住院以来的治疗过程以及目前的身体状况,应该说第一阶段的化疗效果不错,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自己状态良好,但最佳的治疗方案还是进行骨髓移植;同时,他还特 别向 老师表达了感激之情,并请他们向母校的其他老师、同学转达自己最诚挚的谢意。 高燕萍 老师鼓励他说:“年轻人自身免疫修复能力是最强的,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终归会跨过这到坎,我们都力挺你!”彭烨的父亲面对老师、接过爱心款的时候,连声说“ 谢谢 老师!谢谢学校!”并说道:“孩子很坚强,也很乐观懂事,我们也收到了社会上许多好心人的捐款,我们全家一定会好好地走下去,谢谢大家!”
新桥中学:爱的教育,浸润师生的心田
新桥中学崇尚“和谐发展,做人第一”的办学理念,并把“和谐发展”进一步细化为“道、德、仁、艺”,其中“仁”即仁爱之心。学校一方面把爱心教育渗透进学生日常实践活动,打造出“新中爱心义卖暖冬行动”、“义工爱心慰问团进社区”等精品活动;更是将爱心教育编进《三立教育》、《美德品格伴我行》、《文明礼仪》等校本教材,一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使爱心教育常规化、系列化。杨仁元校长曾说过:“爱是人间的一种最伟大、最神圣的情感,人只有懂得爱、学会爱,才会真正做到友善、包容、感恩、忠贞与责任,爱是教育的本源。”其实,学校类似的救急爱心捐款已不是第一次,就在两个多月前,学校刚刚为高一一位疾病复发、家庭贫困的学生捐款数万元。
多年来,在仁爱教育的引领下,新桥中学走出了臧艳芬、潘采方、巢华中、陈亚、高燕萍等一批师德模范,培育出像刘茜、言胜楠、杨咏琪等做出搀扶摔倒老太回家义举的青少年道德标杆。当把“仁爱”融入学校文化,那校园里又何处不留芬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