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8日,新中讲堂迎来了第八次活动。全校教师齐集阶梯教室,活动由潘采方老师主持。本次活动首先由黄淑菁老师开设了一堂主题为《文似看山不喜平——写出记叙文的波澜》的课,接着李坚校长从语文教学专业层面进行了点评,最后杨校长从课堂结构方面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提出中肯的建议。
黄老师是常州市第五批教学能手,曾获得常州市语文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目前是常州市陆建生名教师工作室的一员,今年被评为新北区百名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其教风亲切,教态自然。今天她所执教的是《文似看山不喜平——写出记叙文的波澜》。黄老师首先由学生已知的课文入手,引导学生总结兴波澜的方法,以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为抓手,提出兴波澜的原则和注意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给文章加一个结尾以小试牛刀,最后创设情境直接让学生创作,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了点评。
整堂作文课,体现了黄老师的语文教学理念。她针对目前语文作文教学的无序列、无方法的状态,进行了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以读促写,并将作文的指导贯穿到写作的过程中去,当堂的写作和点评体现了作文指导点评的及时性、有效性。其次,这是一个平等的对话的课堂。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所学课文情节的波澜之美,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情节的创作,教师都和学生一起探讨,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让学生掌握方法,在对话中和学生达成思想的碰撞,达成作文的共生。
李坚副校长对这堂课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这是一堂有方法指导、有片段训练、有当堂点评的课堂。其贯穿了语文的三串式备课理念,板块清晰、重点突出,并称此为“文科理教”的一堂课。教师教态亲切、自然,从课文中寻找信息,从学生作文中撷取资源,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一堂课。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李校长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整堂课节奏不够紧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选材上还要注意裁剪。
最后,杨仁元校长对这堂课提出了一针见血的意见并提出中肯的建议。他结合听课教师的感受,指出了学生也存在前面知识内容不理解的情况,建议教师可以将学案中的小短文展示出来,由学生指出文章运用了哪些兴波澜之法,这样学生对方法的掌握会更具体,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习主动性。
新中讲堂是我校着力打造的教育品牌。我校以校本培训为依托,高层次,全方位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旨在构建具有新中特色的人文性的校园文化,打造一支德高能强、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育人环境。新中讲堂不仅仅是新中教师风采展示的舞台,也是每一个参与教师提高升华的平台。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教师们不断地在磨课、探索,体验、感悟、升华,切实地提升了自身的能力。通过议课、评课、反思,寻找不足,超越自我。教师在此获得成功感,获得历练,为自身专业发展求得内在的生命动力,让新中教师的发展闪耀着生命的光辉。最终,全校教师将学习、反思所得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将新中讲堂的精神深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借着新中讲堂的东风,学校内涵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根深才能叶茂,奋发才能有为,新中人是锐意进取、力争上游的群体,我们相信新中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再铸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