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散文教学的幸福路上
——记陆建生名教师工作室第十次活动
房韵 张元丽
2013年11月5日 下午,陆建生名教师工作室在常州市新桥中学开展第十次研究活动。在新桥中学领导的亲切关怀、语文教研组的积极参与下,本次活动顺利展开。本次活动由工作室成员黄淑菁老师和张淼一老师分别在高二(2)班和高二(3)班开设散文教学同题异构课:《怀念红狐》。
新桥中学的黄淑菁老师主场作战,相对而言,更加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学情,充分做到心中有学生。整节课中,黄老师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围绕“红狐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针对红狐的举动,作者一家态度又有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的关键词句,赏析红狐的形象,探究文章的主题。这种精细化阅读文本、稳扎稳打的教学方式,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常州二中的张淼一老师虽然是客场,但是他用新颖的教学设计、灵动的语言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课堂精彩纷呈。张老师通过预习检测的环节凸显“人狐遭遇”,从而提炼出“矛盾”这个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抓手,细读文本,从“课文分析、内在矛盾、读者理解”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这样的教学设计新颖独到,使人眼前一亮,充满期待。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表现积极活跃,整个课堂充满欢声笑语,使在座的师生享受到课堂带来的幸福体验。
两节课后,工作室所有成员就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分享了他们的听课心得。大家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黄老师的课堂行云如流水,细致深入。张老师的课大气,充满教学机智。杨虹老师还特别提到张老师教学设计中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对比原文和教材,在文本解读和主旨探究两者间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桥梁,化难为易,让学生能够自主、自然地把握文章的内涵。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还有需要提升的空间。各位老师都直言不讳,分别给两位老师提出中肯的意见:黄老师的课堂对学生的牵引过多,还是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更宽广的思维空间。张老师在处理“矛盾”这个环节时,应该把“人狐矛盾”作为整个矛盾群的核心矛盾去解读,指向文章的深刻意蕴。富有启发性的评课意见,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浸入深深的思索。一场思维的激辩,一场智慧的盛宴,让我们在教与学的探究中不断走向幸福。
最后,工作室的领衔人陆建生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两位教师为这堂课所做的精心准备,并提出自己对散文教学幸福课堂的构建的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为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师指明了如何构建幸福语文课堂方向。最后,陆建生老师就工作室接下来的活动作了部署,对工作室成员作了具体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