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助力学员成长的导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朱俊老师来我校,与学员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共同商讨“成长计划”。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起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这是自然界中万物遵循的哲学道理。名师的成长也需要从日常积累做起:理论薄弱,就需要多看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理解了相关理论之后,才能将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才能提升课堂的高度和广度。朱老师结合自身近几年的成长,与我们分享了《DNA的结构与复制》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从高度上,渗透核心素养每个方面;从广度上,紧密联系“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及“遗传因子的发现”,为学生提供知识的脚手架;从维度上,渗透科学史的研究中,可以从科学史中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科学探究精神等更多的维度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共鸣。
接下来,结合两位学员老师的个人发展目标,从理论积累、日常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1.理论学习:朱老师向学员老师赠送了《核心素养与生物学教学》一书,并推荐作为班主任的许豇羽老师阅读《释放你的教育智慧》,推荐进行科学史研究的张阳阳老师阅读《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发展——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科学史资源》;建议两位教师定期撰写读书笔记,并进行相互交流。
2.日常教学:教学素养的提升重在每节课的积累,朱老师建议两位学员老师多多积累教学案例;经常在校内外听同行上课,多反思;积极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争取锻炼的机会。
3.课题研究:两位学员老师结合相关省级、市级重点课题完善自己的微型课题的研究方向,积累教学案例等过程性材料,定期交流。
4.论文撰写:积极撰写论文,参加12月底的年会评比,并积极投稿,争取发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开始,不断积累,期待破茧成蝶!
(撰稿:张阳阳 摄影:巢小娟 审核:莫文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