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教育部官网传来喜讯,我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荣誉称号。此次评选是在学校自主申报,市、省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的基础上,由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认定的。
近年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精神,成立了以裴志军校长为组长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布置、落实校园足球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校园足球活动向纵深发展。
一、领导重视,构建校园足球管理网络
学校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裴志军任组长,副校长刘猛任副组长。建立了由多个部门分工合作的体育工作网络,积极开展校园足球工作。
学校把推进校园足球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从师资配备、经费落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为抓手,扎实有效推进,为保证校园足球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快场地设施建设,提供硬件设备保障
学校足球场是一块400米标准天然草坪场地。学校为保证更多的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推进足球特色建设步伐,先后投资8万元购置足球及训练设备。同时,市、区体育局也为学校足球推广、训练提供了大量帮助,对校园足球在我校的良好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我们还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来充实足球项目的经费。2016年4月,我校成功与“常州樱花教育机构”合作,为我校校园足球文化节提供体育器材和经费奖励等。
三、推进足球文化建设,营造校园足球氛围
校园足球对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品质等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逐步确立了“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求品牌,让足球运动影响孩子一生”的目标,将足球教学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学校根据《常州市新桥高中学校体育三年发展规划》、《常州市新桥高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方案》为指南,有序开展足球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四、“足球进课堂”,普及校园足球技能和知识
让学生了解足球知识、参与足球运动、掌握足球技能,培养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锻炼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态,树立积极、健康的社会形象是我校开展校园足球的目标。为此,我校积极探索校园足球教学模式,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开展“足球进课堂”活动。
学校将足球教学纳入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分年级组织学生学习运球、传球、颠球、带球、顶球、射门等基本技能,将足球基本技术融入体育游戏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兴趣。
学校充分利用体育教师专业优势,积极开发足球校本课程《阳光体育 快乐足球》。同时在教法上进行了尝试,练习中多采用活动性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近似比赛的情况下学习掌握技术。此外,还通过课外体育运动、大课间等形式,巩固和提高在体育课中获取的足球技能和知识。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一支敬业型、科研型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造就学校体育工作的辉煌,我们要求每位体育教师注重全面发展,提高讲课能力与研究教学的能力,边教学边研究,以研究促教学。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我们坚持“输血”与“造血”齐抓:我校高薪“输血”,除了聘请专业足球教练作为校足球队的专职教练外,还重视对本校现有师资的转型升级,激活自身的“造血”功能:在盘点体育师资的基础上,从个人特长、训练带教等维度统筹考虑,调整教师培养方向,积极输送体育老师参加省、市组织的足球教练员培训,提升教师足球理论水平和技能。
六、抓好足球队伍建设,提高足球训练水平
我校在普及足球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学校足球队训练工作,以足球第二课堂活动吸引热爱足球、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参加足球训练。在训练中,抓学生兴趣与提高学生基本功有机结合,在有趣的训练活动中提高学足球基本功,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学到基本的足球知识和技能。
借比赛促学生球队的梯队建设。体育组能够组织班级与班级、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友谊赛,并积极参加区教育局每年组织的校园足球联赛。通过进一步规范训练及比赛,我校校园足球活动逐步普及。
习近平主席指出“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主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持之以恒,以校园足球工作为突破口,把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德育、智育工作紧密结合,弘扬“球趣强体益智、球品尚德育人”的足球文化,为实现青少年的足球梦想而不懈奋斗。
(撰稿:王小东 摄影:王小东 审核:刘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