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
序言(肖艳)
翻开一本书,沁人心脾的是那淡淡的墨香,如果那墨香之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气息,那便更让人心醉了。
这本书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在你我耕耘之间慢慢成形。她就像一方小小的池塘,面积不大,但也清澈空明,于是我们给她起名“半亩方塘”。
伫立塘边,醉心欣赏,摄下种种令人眷恋的风光。云霞明灭之景,风涛虫鸟之声,一次深思感悟的偶遇,一个妙想天开的灵感,抑或是一晌静心涤念的时光……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而为声,心念之而为思。惟愿这些美妙风景,能在“半亩方塘”里定格,能在你我心间永恒。这方小小的天地,适合我们眼睛旅行、思想散步,也能安放我们疲惫的心灵。
也许我们的文笔还很稚嫩,也许我们的表达还不够流畅,也许我们的认识还欠深刻,但我们已经开始学着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用真挚的情感去体验生活,用艺术的形式去表达思想。一篇篇来自心灵的文字,像一朵朵带着晶莹朝露的娇嫩花朵,像一缕缕穿透云层的柔和晨光,像一阵阵扑面而来的怡人微风……轻轻装饰着“半亩方塘”的风景。
愿“半亩方塘”折映出天光云影。
书已成形,但她的意义绝不只在书的形式,我们该将她的意义最大化,尤其是对于阅读与写作的意义。对于此,我提一点自己的想法。
实践才能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成为“阅读与写作”的尖兵,唯一捷径就是阅读实践与写作实践。阅读与写作是一个互为逆反的过程,想学会写,先学会读,模仿是实践的第一步。能读懂别人的文章,能欣赏别人的创作亮点,这本身就是发现美的过程,也培养着你发现美的能力。善于发现美,再将美应用于实践,便更容易成就美。
这个过程必然是艰辛的,但要明白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蹴而就。人本身也是从蹒跚
学步到健步如飞的,万物都必然会经历一个成长蜕变的过程,正如破茧成蝶。想要成为“阅读与写作”的尖兵,就不能惧怕挥洒汗水与泪水。
编印出来的文章,是我们相关同学辛勤付出的成果,诠释着他们的智慧与实力,也暗示着他们已经较早起步,甚至开始奔跑。这或许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一定的压力,但不要惧怕,化压力为动力才是明智之举。编印出来的文章也凝聚着老师的辛勤付出,一个学期、几百篇文章,从收集原稿到修改成稿,再到排版美化、设计装帧,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即便如此,修改稿仍然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希望我们一起认真对待,不仅为了学习他人,更要为了提高自身。
让我们一起带着责任心与信心,按照如下要求,勇敢地遨游于“半亩方塘”,努力成为阅读与写作的高手,努力写出属于自己的优秀作品。
第一,作者本人应该将编印稿与原稿对照阅读,比较异同,分析理解。小到一个词、一个标点符号的修改,大到一句话、一段文字的调整,弄清楚为什么要这样修改,也可以评价这样的修改好不好,如不好,还可以怎样修改,并在旁边批注。
第二,通读所有文章,你会发现大部分文章都在600字左右(诗歌除外),这应该与初中作文的容量有关,而高中作文的容量要在800字以上。那么,如何充实文章内容呢?我们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学习一边思考,给出你的建议并在原文基础上认真修改。(原创作者必做,其他读者选做。)
第三,选出你心目中的写作高手,写下他们的名字,并努力向他们学习。心中有优秀,你就更容易变得优秀。正如心理学家麦基所说“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一个人相信什么,他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你看到别人作品中的闪光之处,你就会写出闪光的作品;你相信自己能学会阅读与写作,你就离阅读高手与写作高手不远。
2020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