苒苒物华休
发布时间:2014-05-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潘琦
  阖上《吴哥之美》,我脑海里浮现的就是柳永的词:“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在战争的硝烟和岁月的打磨中,长久被历史尘封的吴哥默默伫立着,有一份遗世独立的静谧之美。蒋勋14次游历吴哥的感受凝结成这本小书,在20封写给林怀民的信中,更多的是他对战争、文明、艺术的思索和感悟,仿佛可以看到他的思绪游走于断垣残壁间,留下一声叹息。
  
  吴哥的寺庙建筑有个很特别的地方在于它一层层向中心提高,起初还是平缓的坡面,越往上就越是陡峭险峻,这与吴哥信奉印度教的信仰不无关系,将攀爬的过程视作追求信仰、解放心灵的道路,因此营造的这险需用全神贯注的专注力。吴哥的雕刻也多以神佛为主,兼有对真实生活的记录,长长的浮雕如史诗般壮丽。对空间的巧妙利用也是吴哥建筑的一大特色,吴哥寺一条笔直的石板大道连接着远端的寺塔,让前来朝拜的人都为这神圣宗教屏气凝神。最让我惊讶的是入口处的门塔,肃穆而高耸入云,寺塔顶端到门塔顶部之间像是画纸上余下的一处留白,我不禁想象,若真是来到门塔前,看到这一景象,心都不由低到尘埃去了吧。
  
  与华丽精致的浮雕艺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未完成的塔高寺,一块块方正的石头堆砌起来,拾级而上,展现出一种原始粗犷的美,这是扑面而来的力量感,极富有视觉冲击。塔高寺未能竣工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是因为被雷电击中,而被朝廷视为不祥之兆,就停止修建了,也有说是由于塔高寺是前朝帝王下达指令所建,但在建成之前,他就去世了,修建工作也无疾而终了。这个意外反倒造就了另一种原始美,艺术上的不完整也许从另一个层面上达到了一种完满。圣家族大教堂至今尚未完全竣工,但它独树一帜的细长线条和繁复华美的风格让它当之无愧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成为天才高迪最为人所知的作品。
  
  在蒋勋的思绪流动中,有几个场景也深深地驻足在我的心中。一个是高棉的微笑,在废墟中静静升起的微笑,在战争的洗礼下,这个祥和镇定的微笑仍不改分毫,仿佛在看着文明的兴衰与更替。另一个场景是被雨林植物渗透的石块,塔普伦寺就是被苍天大树左突右冲,石块与树枝盘根错节,原来雕刻在石块上的女神姿态也变得扭曲起来,显得面目狰狞。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已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当文明衰落以后,什么是能留存下来的?文明的兴替既然无可逆转,美能够永不消逝吗?这些问题纷至沓来,却理不出个头绪。我想蒋勋一次次前往吴哥,也是想在这废墟中体悟这份静美吧。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红河路116号   邮编:213002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