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作者: [美] 陶涵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2-8-18
内容简介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内容简介:一九四九年两岸分治,此后蒋介石的历史评价始终摆脱不掉“丢掉中国的人”。其专制性格,加上白色恐怖的印象,也似乎掩盖了他的复杂功过。然而蒋介石是唯一在中国大陆与台湾都曾掌权的政治领袖,终其一生不断参与具世界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且其时间长度近代少有人能及。蒋介石的一生牵动着现代中国的挣扎以及世界局势的复杂变换。
哈佛学者、前美国驻华外交官陶涵的这本《蒋介石与现代中国》,通过近几年公开的蒋介石日记以及一系列难得一见的档案,在历史还原到那个风雷激荡的年代,以第三方视角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政治家。他一方面敌视中共,却敬佩他们的纪律与效率;他多次受史迪威侮辱、冒犯,但训斥后便不再记恨;他年少时曾经风流,却对宋美龄情有独钟;他思念儿子却谨守家国分际,不愿用条件与斯大林换回蒋经国。他要求属下忠诚至上,却也会行径残暴,运用一些拙劣的外交手腕。《蒋介石与现代中国》是紧扣时代、贴近人物的蒋介石传记。不论你怎么看待蒋介石一生动荡岁月的功过,这本书里他的故事大有可观。
推荐理由:蒋介石和毛泽东一样,相信要恢复中国的主权及世界地位,条件就是国家统一、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及愿意牺牲一切保家卫国、有纪律的人民。蒋、毛也都明白,他们或友或敌所打的军事大战,从来都不只是为了领土完整或政治权力,还有对现代中国重回泱泱大国怀有截然不同的憧憬。虽然毛泽东有他战术上务实的一面,马列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古代法家思想,打造出他的严苛手段。可是以蒋介石而言,儒家的服从、和谐、稳定和务实观念,加上孙中山的改革理想与 “训政”主张,构成这位国民党领袖的威权手段和对人类进步的期许。
蒋不论在大陆和台湾期间,个人对中国统一的信念绝不动摇。虽然他和军阀妥协使国家不致四分五裂,虽然在试图建立一支现代化军队时,姑息日本人达六年之久,他却从来不曾正式放弃中国对任何领土的主权。他对中国应该要维持统一的坚定信念,或许正是一九四八年东北战败后,没有努力坚守华南半壁江山的原因之一。他反而选择退守台湾,在这里他终于能完全地独裁控制,维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并追求他长期的梦想——以儒家及基督教价值为基础建立一个现代华人政府。